【簡介:】【我的偶像袁隆平】 每次拿到好名次,坐在舒適的屋里就著媽媽獎勵的豐盛菜肴,就著噴香的大碗米飯,總會不禁想起——曾經在電視新聞里總播放著:“田地上有一個人,他時而觀望、搗
【我的偶像袁隆平】
每次拿到好名次,坐在舒適的屋里就著媽媽獎勵的豐盛菜肴,就著噴香的大碗米飯,總會不禁想起——曾經在電視新聞里總播放著:“田地上有一個人,他時而觀望、搗襯或拿個本子記錄著什么”。烈日下身穿一件寬松粗糙的白襯衣,一副老農民般的灰黃面孔是飽徑風霜留下的一條條溝壑。
小時候的我不情愿地看著這名“普通”的種田“老農”,同樣是種田,為什么我爺爺就不能上電視呢?是因為他更帥嗎?但也無奈,只能陪爺爺每天準時守著那唯一一臺直播電視的《新聞聯播》。
好不容易熬過“老農”在田地里的各種無聊的鏡頭以及花式夸贊聲,之后收看了對爺爺至關重要的天氣預報,就到了例行寫作業(yè)的時間,那時的我雖說成績不錯,但沉不住心學習,像數學題一眼想不出解法的一概跳過。
遇到困難挑戰(zhàn)一律退縮,日程月累,甚至開始動搖自己的目標:我為什么要考以中山大學?為什么還要學習呢?最后也是依著困意和爺爺奶奶的叫喚趕工完畢。
直到四五年級我從《品德與社會》上看到這么個“知識鏈接——袁隆平的生活簡樸”,榮獲無數名利的他平時農穿的農作衫不過是街邊十到五十不等的那種,就是在世界頒獎這樣的國際舞臺上,穿過平生最昂貴的西裝也不過500元。有一回袁隆平在街頭一口氣買下十幾元的襯衣愛不釋手、合不攏嘴。“這種襯衣輕便透氣、結實耐用、又便宜,下地干活再合適不過了!”
插圖中那位正微笑著撫摸被烈日曬得全黃耀眼的老人,正是曾見他多次在新聞上拋頭露面的“老農”。我開始在爸爸媽媽家的網絡電視上尋找袁隆平的身影。
袁隆平的世界那么小,小到只有他實驗田里的水稻,他一生與農結緣、與農相伴。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起,他把大半輩子的精力和心血無怨無悔地一心撲在稻田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袁隆平堅定著為全世界人民溫飽的信念,仍樂觀地期待著明天,更加努力地在烈日下、風雨中、稻田上埋頭工作著。
我不禁一抖,渾身直起雞皮疙瘩、淌冷汗,袁隆平為他人在巴掌大的田地里奮斗了五十余載,而我讀書是為了自己將來更有出息,卻動搖了內心……
“搞研究的人就不要怕失敗,怕失敗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著自己的理念,“絕不以犧牲產量為代價來換取優(yōu)質”。一路走來,畝產700kg、900kg、1000kg……我國超級雜交水稻不斷取得了飛越性突破——正是田間那日漸佝僂瘦小的身影近六十載風雨無阻對夢想的追求、超越!許多人說中國的糧食夠多了、夠吃了,可他始終想:“世界這么大,幾十億人要吃飯,糧食安全不可掉以輕心”。
我的臉滾燙,很清晰地感覺到熱血流徜,仿佛拿個雞蛋往臉上滾一滾馬上能熱熟似的,坐立不安。正是袁隆平廢寢忘食地在背后歷經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攻關,才取得如今的突破,而我輕薄浮躁、放縱懈怠,遇到一塊微不足道的絆腳石,卻束手無措,畏畏縮縮,不敢于去挑戰(zhàn)自我……
本該頤養(yǎng)天年的鮐背之年,袁隆平卻依然堅持奮斗在科研第一線,不忘初心,讓所有人遠離饑餓!“有志不在年高”,他還懷揣著更高遠的夢想:①“禾下乘涼夢”(“坐在大數般高的水稻下乘涼滿樹花生米般大的稻米清香撲鼻……”);②“鹽堿地稻田夢”(“世界上還有好些地方吃不飽,這些不宜農作物生產土地豈不是浪費?……”)。于是他更勤奮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我的心一顫,似有萬根針直扎我全身,疼得淚流滿面:袁隆平至今已經90歲高齡了,還在努力地去實現夢想!而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又以何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呢?
我終于了解了這位“老農”,也明白了電視臺全國播報的用心良苦。開始不再畏懼退縮,戒驕戒躁,嘗試大膽地開始挑戰(zhàn)自我,追求卓越,勇敢地逐夢前行!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種著中國的農田,心里卻裝著全世界的溫飽。他奮力逐夢的精神,不僅改變了雜交水稻,也永遠激勵著我在追夢路上奮勇前行。他就是我的偶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