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琿春歷史及簡介?建置沿革琿春系滿語譯音,有“漢汊”、“河漢”之意,后引申為“邊地”、“邊陲”之意。1914年撤琿春廳建縣。1945年10月,籌建琿春縣民主政府,劃歸吉合區(qū)行政委
一、琿春歷史及簡介?
建置沿革
琿春系滿語譯音,有“漢汊”、“河漢”之意,后引申為“邊地”、“邊陲”之意。
1914年撤琿春廳建縣。
1945年10月,籌建琿春縣民主政府,劃歸吉合區(qū)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qū)管轄。
1945年11月,成立琿春縣民主政府。11月21日,全縣劃為1個市、8個區(qū)。隸屬于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6年1月,琿春縣隸屬于吉遼省吉東分省。1947年2月,琿春縣隸屬于延邊專區(qū)(9月延邊專區(qū)改名為吉東專區(qū),1948年3月吉東專區(qū)改稱延邊專區(qū))。
1949年5月30日,琿春縣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政府。1952年9月3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區(qū)成立,琿春縣隸屬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區(qū)。1955年12 月,根據(jù)憲法規(guī)定。延邊朝鮮族自治區(qū)改為自治州,琿春縣隸屬于自治州至今。同年,琿春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撤銷琿春縣人民委員會,成立琿春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琿春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琿春縣人民政府。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10號]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5月25日[民(88)行批4號]文件批復,經(jīng)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琿春縣,設立琿春市(縣級市)。
以原琿春縣行政區(qū)域為琿春市的行政區(qū)域。新設立的琿春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1991年開放城市。
1992年國境開放城市。
區(qū)劃沿革
1945年11月11月21日,全縣劃為1個市、8個區(qū)。
1947年12月26日,汪清春芳區(qū)劃歸琿春縣。全縣轄10個區(qū)。1948年,琿春縣城區(qū)更名為城關區(qū)。
1950年12月6日,將10個區(qū)改用序數(shù)排列命名。
1956年4月14日,全縣轄1個鎮(zhèn):琿春鎮(zhèn),1個區(qū):春化區(qū)、21個鄉(xiāng):楊泡、馬川子、炮臺、二道泡、九沙坪、板石、春景、沙坨子、三家子、英安、密江、涼水、英豪、白興、哈達門、三道溝、馬滴達、五道溝、西土門子、中土門子、草坪86個村。
1958年1月,調整為1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9月,全縣改劃為10個人民公社,87個大隊。
1960年8月27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將琿春縣的三岔河、小山、樺樹枝子劃歸黑龍江省東寧縣管轄。
1961年,又平劃英安、楊泡、鎮(zhèn)郊3個公社,共為13個公社。
1964年11月26日,改琿春鎮(zhèn)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為琿春鎮(zhèn)人民委員會。全縣劃為1個鎮(zhèn)、12個公社。
1980年初,琿春縣轄12個公社、1個鎮(zhèn):128個生產大隊,641個生產小隊。
1983年,調整為1個鎮(zhèn)、12個鄉(xiāng)。
1984年,調整為4個鎮(zhèn)、8個鄉(xiāng)。
1988年8月26日,經(jīng)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琿春市的琿春鎮(zhèn),設立春城鄉(xiāng)及靖和、新安、河南、光明四個街道辦事處。撤銷英安鎮(zhèn),設立英安鄉(xiāng)。
1992年11月21日,經(jīng)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琿春市敬信、板石鄉(xiāng),設立敬信、板石鎮(zhèn)。
1995年12月,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zhèn)、8個鄉(xiāng);83個居民委員會、126個村民委員會。
1999年12月13日,經(jīng)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琿春市春城鄉(xiāng)、英安鄉(xiāng),設立英安鎮(zhèn),將原春城鄉(xiāng)和英安鄉(xiāng)管轄的行政區(qū)域劃歸英安鎮(zhèn)管轄;撤銷馬滴達鄉(xiāng),將原馬滴達鄉(xiāng)管轄的塔子溝、馬滴達等6個村劃歸哈達門鄉(xiāng)管轄,四道溝等6個村劃歸春化鎮(zhèn)管轄;將原板石鎮(zhèn)管轄的支邊、太陽2個村劃歸近海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琿春市轄5個街道、3個鎮(zhèn)、8個鄉(xiāng)。 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市總人口211091人,其中:靖和街道 43852人、新安街道 33168人、河南街道 25851人、光明街道 13055人、近海街道 9012人、春化鎮(zhèn) 11384人、敬信鎮(zhèn) 5673人、板石鎮(zhèn) 7767人、英安鄉(xiāng) 10082人、馬川子鄉(xiāng) 5101人、楊泡鄉(xiāng) 3955人、三家子鄉(xiāng) 8727人、密江鄉(xiāng) 2386人、哈達門鄉(xiāng) 7372人、馬滴達鄉(xiāng) 5865人、春城鄉(xiāng) 17841。
2001年9月21日,經(jīng)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琿春市光明街道辦事處,將其劃歸英安鎮(zhèn)管轄。
2002年12月,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zhèn)、3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
2003年,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zhèn)、3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新安街道、靖和街道、河南街道、近海街道、春化鎮(zhèn)、敬信鎮(zhèn)、板石鎮(zhèn)、英安鎮(zhèn)、哈達門鄉(xiāng)、三家子滿族鄉(xiāng)、楊泡滿族鄉(xiāng)、密江鄉(xiāng)、馬川子鄉(xiāng),共有120個行政村。
全市面積5145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66604戶,總人口215430人,其中農業(yè)人口72092人,占總人口的33。5%。朝鮮族人口88029人,占總人口的40。9%。
特色介紹一下旅游吧
1 東西炮臺遺址: 建于光緒7年(1881)、光緒16年(1890)完工,炮臺基本保持原來形狀,但官廳、兵舍、彈藥庫、馬道等設施已遭毀壞。
2 沙州: 位于琿春市敬信鎮(zhèn)防川村 1 公里處。
3 唐代渤海國仿古城: 位于琿春市三家子鄉(xiāng)八連城村北約 0。5 公里處,東距市區(qū)約 6 公里,西距離圖們江約 2。5 公里,從出土文物認定,八連城是渤海時期的古城,并且是渤海國東京龍源府所在地,公元 785 年至 794 年,八連城曾一度是渤海國的都城,號稱亞洲第二大城。
二、中國國航股票歷史股價?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航)是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成立于1988年。截至2021年4月21日,中國國航的股票代碼為601111,從1997年8月28日上市至今已有20多年時間。以下是近年來中國國航的歷史股價情況:
2021年4月21日:3.65元人民幣/股
2020年4月21日:4.34元人民幣/股
2019年4月22日:6.93元人民幣/股
2018年4月20日:9.64元人民幣/股
2017年4月20日:9.75元人民幣/股
2016年4月21日:8.31元人民幣/股
2015年4月21日:12.97元人民幣/股
2014年4月21日:2.96元人民幣/股
2013年4月22日:4.49元人民幣/股
2012年4月20日:9.46元人民幣/股
需要注意的是,股價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行業(yè)競爭、公司財務狀況等等。股票投資有風險,請您謹慎考慮。
三、海拉爾歷史及簡介?
展開全部
海拉爾的名稱是因河而來的。早在清朝雍正年間,這里是一座清政府戍邊的軍事重鎮(zhèn)。因坐落在呼倫貝爾草原而被稱為呼倫貝爾城,是《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簽定后大清帝國北部的重要門戶。為捍衛(wèi)1 000公里長的中俄邊界發(fā)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呼倫貝爾城所處的地埋位置,使其發(fā)揮出巨大的輻射作用。建城初即建有通往齊齊哈爾、黑山頭、古北口、張家口、庫倫(今烏蘭巴托)、阿爾山、吉拉林等數(shù)條可通車馬的道路。當年草原上盛況空前的甘珠爾廟會就是依靠這些古道暢通而促成的。20世紀初,隨著中東鐵路的修筑、通車,俄、日、德、美等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侵入,這里進入新的商貿發(fā)展時期,在呼倫貝爾城外開辟了貿易市場。1907年被正式辟為對外國人開放的商埠。因修筑東清鐵路建立車站時,定名為“海浪”站,是海拉爾的譯音,后來新街開發(fā),海拉爾站的知名度漸漸提高,“呼倫貝爾城”的名稱被取而代之。
海拉爾河在《遼史》中寫作“海勒兒”,《元史》稱“海喇兒河”,后來也漢譯“海蘭兒河”、 “合泐里”等。其含義是什么,眾說紛紜,長期以來有四種說法比較流行:
第一種最流行的是“野韭菜”的意思,考證者還用《蒙漢辭典》來作證,說“哈利亞爾”是野韭菜生長的地方,這里有大片的野韭菜,這條河也就叫海拉爾了。
第二種說法是“流下來的水”之意,持這一觀點的人用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一文為依據(jù),看來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種說法是“桃花水”之意,這與前一種說法大致相似,只是更進一步,他們認為蒙語的”融化”、“融雪”也語音為“海勒”,春天大興安嶺西坡冰雪消融,其水匯成河——海勒,故得“桃花水”之意的河名了。
第四種說法是“黑色”之意,但其解釋是海拉爾河兩岸牧草繁茂,呈深綠色,遠遠望去,與藍天、白云、綠地之間有如黑綠色飄帶,所以也稱之為墨色之意。
這四種說法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尤其第四種說法更接近事實,但又都沒有說準其真正含義。道理很簡單,這種河流的名稱早在1000多年前就見于史冊。當時這里的主人是原始蒙古人,古代人為河流、山脈起名不會去認真引經(jīng)據(jù)典,更不能查閱后人的名著,他們都是根據(jù)一般特征而名之。如黃河,就是用水色黃而稱之;嫩江,就因其水清而呼之;黑龍江就是因其在黑土地中孕育,形成滾滾黑色大水而命之。我們的海拉爾河,也是因其水色黑而被持原始蒙古語的先民命名為海拉爾。
海拉爾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全長700多公里,流入額爾古納河,注入黑龍江,是黑龍江的主要源頭之一。海拉爾河牙克石以上地段,地形起伏較大,植被良好,水流較急,河水較清,當河水進入呼倫貝爾草原以后,開始放慢了流速,平坦的大草原使河道迂回曲折,河水漫溢擴散,滲透增加,旁蝕力增強。尤其到與伊敏河匯合處以下,也就是現(xiàn)海拉爾市區(qū)后,地勢開闊平坦,河草茂密深綠,蘆葦蕩片片相連,河水連起一串串水泡、湖泊,河道流速每秒鐘只能走幾公分的距離,常年泡在水中的葦根水草、腐殖物把水染的更黑,就連生長在這里的鲇魚、鯽魚都是黑色的。早在1 000多年前的原始蒙古人,見到這條黑如墨的水,自然“海拉爾”的河名就產生了。
海拉爾河是條母親河,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二三萬年以前,這里就有古人類活動。當時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生活的古人類被考古界稱為“扎賚諾爾人”。自1934年以來,在扎賚諾爾煤礦先后發(fā)現(xiàn)古人類化石已有20多個。雖然目前在海拉爾市境內尚未出土古人類化石,但扎賚諾爾人在這里活動是無疑的。不僅是因為海拉爾河與達賚湖相連,按著人類生活規(guī)律應同屬一個活動范圍,而且也有考古證據(jù)能說明,那時,在人類社會分期屬于舊石器晚期,生活在這里的古人類與沒有滅絕的猛犸象、披毛犀、東北野牛等古生物共存,而且人類以此為捕獵對象。在海拉爾地區(qū),無論是北山、東山取土場,都發(fā)現(xiàn)大量的此類古生物化石。早在“文革”期間,黑龍江博物館就在這里征集發(fā)掘大批古生物化石,現(xiàn)在黑龍江博物館展出的猛犸象、披毛犀、東北野?;芏嗍呛@瓲柺谐鐾恋?。1985年,在東山取土場,又發(fā)現(xiàn)零散的猛犸象化石,考古人員就曾在一塊化石上發(fā)現(xiàn)人類砍砸的痕跡,充分證明這里在舊石器時期就是古人類活動的地方。
進入全新世(距今1萬年左右),海拉爾地區(qū)氣候、地貌與生物群同現(xiàn)在基本相似,人類也走進了新的發(fā)展時期。在考古學中,從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期間,有一個中石器時代,目前考古界都把海拉爾西山(也稱松山)細石器作為中石器時代的代表,也就是在距今6 000~10 000年間,在海拉爾活動著一支使用細石器、走向文明時代的原始人類。他們手持石制工具,同大自然進行頑強的拚博,過著原始氏族社會生活,創(chuàng)造出中石器文化。
當中原進入新石器時代,生活在海拉爾的原始人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哈克文化。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禮器——玉器出現(xiàn)了,生產力發(fā)展了,先進技術推廣了,復合工具應用了,文明出現(xiàn)了,而且將細石器發(fā)展到了頂峰。
四、中國洛陽的歷史簡介?
我是“洛陽地鐵發(fā)言人”! 我利用數(shù)年時間,2013-2016年數(shù)百次主動和國家發(fā)改委,國家住建部,省市發(fā)改委,鐵三院等部門持續(xù)溝通推進,奔走呼號,上下溝通。于2016年8月25日成功推動國家批復洛陽地鐵建設規(guī)劃最終落地。
首先很開心接受你的邀請,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