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我國偉大科技成就?從古代來來說我國的科技成就舉世聞名,四大發(fā)明,包括火藥制造術、活字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直接影響了人來社會進程?,F(xiàn)代來說,我國偉大的科技成就枚不勝
一、我國偉大科技成就?
從古代來來說我國的科技成就舉世聞名,四大發(fā)明,包括火藥制造術、活字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直接影響了人來社會進程。現(xiàn)代來說,我國偉大的科技成就枚不勝舉,例如,"兩彈一星"使我國躋身世界強國之林,北斗衛(wèi)星通訊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衛(wèi)星通訊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技術為我國海防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近年我國重大科技成就?
1.嫦娥三號登陸月球、神舟十號飛船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
12月15日,“嫦娥三號”攜帶的“玉兔”月球車在月球開始工作,標志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成功。這也是人類時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開探測工作。
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探月任務成為中國科技工業(yè)綜合實力的一次完美展現(xiàn)。準時發(fā)射,精確入軌,穩(wěn)定落月,創(chuàng)新探索,嫦娥三號的每一步都代表著中國航天新的進步。探月工程副總指揮許達哲說:“美國和前蘇聯(lián)達到這樣一個目標,都經(jīng)過了20次以上的任務,我們是用三次就實現(xiàn)這樣一個目標?!?/p>
2013年夏天,執(zhí)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任務的“神舟十號”飛船實現(xiàn)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應用性飛行,實施了我國首次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這標志著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技術已經(jīng)成熟,我國將就此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
2、實現(xiàn)量子反?;魻栃?/p>
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的團隊2013年成功觀測到“量子反?;魻栃保粭钫駥幏Q為諾獎級的科研成果?!傲孔臃闯;魻栃钡膶崿F(xiàn)既是理論物理領域的突破,又具有極高的商用價值。量子霍爾效應是整個凝聚態(tài)物理領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應之一。我們使用計算機的時候,會遇到計算機發(fā)熱、能量損耗、速度變慢等問題。這是因為常態(tài)下芯片中的電子運動沒有特定的軌道、相互碰撞從而發(fā)生能量損耗。而量子霍爾效應則可以對電子的運動制定一個規(guī)則,讓它們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無前
”地前進,“這就好比一輛高級跑車,常態(tài)下是在擁擠的農貿市場上前進,而在量子霍爾效應下,則可以在‘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的高速路上前進?!?/p>
量子霍爾效應的產生需要非常強的磁場,而量子反?;魻栃拿烂钪幨遣恍枰魏瓮饧哟艌觯诹愦艌鲋芯涂梢詫崿F(xiàn)量子霍爾態(tài),更容易應用到人們日常所需的電子器件中。現(xiàn)代芯片處理器消耗約100瓦的功率,其中有約80%浪費在晶體管材料的能耗。量子反?;魻栃梢越鉀Q電子設備的問題發(fā)熱,讓元器件集成密度大大提高,“上千億次的計算機能夠集成濃縮成一部Pad掌上電腦,或者迷你Pad,走進尋常百姓家,這完全有可能?!?/p>
量子反?;魻栃氖疽鈭D: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產生具有手征性的邊緣態(tài),從而導致量子反?;魻栃?/p>
3、使用小分子化學物質誘導多能干細胞,逆轉生命時鐘
北京大學鄧宏魁教授領導的團隊2013年成功使用4種小分子化學物質,將小鼠的皮膚細胞誘導成全能干細胞并克隆出后代。與克隆羊“多莉”的技術相比,誘導多能干細胞技術是更簡便和徹底的克隆方式。
傳統(tǒng)觀點認為,哺乳動物細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發(fā)育階段具有分化為各種類型組織和器官的“多潛能性”,而隨著生長發(fā)育分化成為成體細胞之后會逐漸喪失這一特性。人類一直在尋找方法讓已分化的成體細胞逆轉(脫分化),使之重新獲得類似胚胎發(fā)育早期的“多潛能性”,并將其重新定向分化成為有功能的細胞或器官,應用于治療多種重大疾病。通過借助卵母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傳統(tǒng)克隆)或者使用特定物質誘導(iPS)的方法,體細胞被證明可以被進行“重編程”獲得“多潛能性”。日本人山中伸彌曾以病毒誘導法獲得iPS細胞,獲得2012年諾獎。而鄧宏魁團隊使用小分子化學物質替代病毒,大大提高了技術安全性,具有革命性意義。
4、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清華大學張林琦、香港大學陳志偉和中科院廣州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研究院陳凌的研究團隊三方合作,于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體內的臨床前試驗研究,看清了預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
該團隊發(fā)現(xiàn)這種黏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針對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細胞的免疫能力,從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體內的復制與傳播。
艾滋病被發(fā)現(xiàn)的30多年以來,已導致2500萬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萬感染者人體內的各類粘膜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該疫苗如能最終進入臨床試驗并證實有效,將對阻斷和減緩艾滋病毒通過粘膜途徑感染(性接觸)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社會意義。
張林琦形容說,過去的艾滋病載體疫苗、DNA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等都只能打中艾滋病毒的“手腳”,粘膜疫苗則有望最終打中“心臟”。
5、中科大測出量子糾纏速度下限(光速的10000倍)
相距遙遠的兩個量子會呈現(xiàn)關聯(lián)性,影響其中一個粒子時,另一個也會發(fā)生反應,這就是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般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我們知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光速是物質傳播的最大速度,而中科大70后青年物理學家潘建偉院士的團隊測出,量子糾纏的速度下限比光速高四個數(shù)量級(可理解為30億公里每秒)。
這一成果標志著我國在自由空間量子物理實驗領域繼續(xù)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為未來基于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進行大尺度量子理論基礎檢驗、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論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奠定了必要的技術基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是國際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的杰出科學家。他12年前回國組建實驗室,為中國在該領域迅速走到世界前列作出了突出貢獻,并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英才。潘建偉院士與他所在的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導專項協(xié)同創(chuàng)新團隊,2013年還實現(xiàn)了單個量子高維度存儲、星地量子通信地面驗證等,繼續(xù)向著建立實用的全球性量子通信網(wǎng)絡穩(wěn)步邁進,幫助中國在“絕對保密”的量子通信這個未來戰(zhàn)略性領域繼續(xù)領跑全球。
量子糾纏現(xiàn)象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般超距作用”,是量子通信的理論基礎。
6、成功研發(fā)世界第一個半浮柵晶體管(SFGT)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張衛(wèi)教授團隊研發(fā)出世界第一個半浮柵晶體管(SFGT),這是我國微電子器件領域首次領跑世界。半浮柵晶體管(SFGT)作為一種新型的微電子基礎器件,它的成功研制將有助于我國掌握集成電路的核心技術,從而在芯片設計與制造上逐漸獲得更多話語權。2013年8月9日出版的《科學》雜志(Science)刊發(fā)了張衛(wèi)團隊關于半浮柵晶體管(SFGT,Semi-Floating-Gate Transistor)的科研論文。
新型晶體管可在三大領域應用 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作為一種新型的基礎器件半浮柵晶體管(SFGT)可應用于不同的集成電路、還可以應用于DRAM領域以及主動式圖像傳感器芯(APS)。
7、世界首個存儲單光子量子存儲器,量子計算機的研發(fā)前進了一大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的史保森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了攜帶軌道角動量、具有空間結構的單光子脈沖在冷原子系綜中的存儲與釋放,證明了建立高維量子存儲單元的可行性,邁出了基于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xiàn)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shù)年P鍵一步。
這是量子計算機的基礎。量子計算機的研發(fā)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8、成功研發(fā)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
2013年3月,中國首次發(fā)現(xiàn)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隨即展開了一場病毒阻擊戰(zhàn)。截至2013年5月31日應急響應終止,中國內地共報告131例確診病例,其中康復78人,在院治療14人,死亡39人。
中國科技部4月初啟動了科技應急防控研究項目,重點推進臨床診斷試劑開發(fā)、疫苗研制等工作。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及其團隊迅速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來源,分別在5月和7月的《科學》雜志上發(fā)表文章,解析禽流感病毒重配機制和傳播可能性。
10月,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李蘭娟院士團隊成功研發(fā)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這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的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改變了我國一直以來流感疫苗株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
9、世界最長碳納米管
納米層面的碳材料制造技術是當前材料科學界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碳納米管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其單位質量上的拉伸強度是鋼鐵的276倍,遠遠超過其他材料。
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團隊成功制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創(chuàng)造了新世界紀錄,這也是目前所有一維納米材料長度的最高值。魏飛教授還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從事一米以上碳納米管的制備,下一步我們希望能夠制備出公里級以上長度并具有宏觀密度的碳納米管。這些工作將為太空天梯的制備開啟一線曙光?!?/p>
10、天河2號重奪世界超級計算機頭名
2013年6月,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中國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繼2010年“天河一號”首次奪冠之后,我國“天河”系列計算機再次登上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榜首。在11月份的排名中,天河2號再次蟬聯(lián)冠軍!
天河二號服務陣列采用了國產的新一代“飛騰-1500”CPU,這是當前國內主頻最高的自主高性能通用CPU
三、我國古代重要科技成就?
1、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杰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yǎng)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中國歷史上有絲絮紙和作書寫用的縑帛紙和蔡侯紙,其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
2、指南針: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fā)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fā)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于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
3、火藥:
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fā)明于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鹚幍难芯块_始于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藥,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后導致了火藥的發(fā)明。
4、印刷術:
中國是最早發(fā)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畫仍用此法,統(tǒng)稱“刻版印刷術”(亦稱“雕版印刷術”)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后來出現(xiàn)的拓印碑石等。造紙和制墨等生產技術出現(xiàn)之后,逐漸發(fā)明了刻版印刷技術。
5、算盤:
算盤是一種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形式。它起源于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在阿拉伯數(shù)字出現(xiàn)前,算盤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四、1964年我國的科技成就?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中共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經(jīng)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干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制造的第一顆原子彈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1955年,中央指定陳云、聶榮臻、薄一波負責籌建核工業(yè)。
1959年蘇聯(lián)撤走專家后,中國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五、2021年我國經(jīng)濟科技成就?
2021年 我國的經(jīng)濟成就有電動車越來越普及 排在世界前列 ,疫苗生產量世界最多 ,接種疫苗的人群比率世界最高,鴻蒙系統(tǒng)發(fā)布, 華為的智能駕駛世界領先 ,我國的經(jīng)濟增速最快 等 。
六、2021年我國的科技成就?
1, mRNA 疫苗 ;
2, OpenAI 的第三代生成式預訓練 GPT-3 語言模型;
3, 數(shù)據(jù)信托 Data trusts;
4, 鋰金屬電池 Lithium-metal batteries;
5, 數(shù)字接觸追蹤 Digital contact tracing;
6, 超高精度定位 Hyper-accurate positioning;
7, 遠程技術 Remote everything;
8, 多技能型人工智能 Multi-skilled Al
9, TikTok 推薦算法;
10, 綠色氫能 Green hydrogen。
今年的幫當評選互動不僅首次在中國舉行,其實在幫當中來自中國的科技力量戲份也越來越足。好不夸張的說,來自中國的科技力量正在更多的擔負起推進全球科技發(fā)展的重任,僅僅表現(xiàn)在這份榜單當中的中國力量就不容小覷。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來自字節(jié)跳動的TikTok(抖音)推薦算法之外,在超高精度定位領域中,作為主要研究者之一的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在全球擁有絕對的技術領先優(yōu)勢。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的精度正在從 “米” 提高到 “厘米” 級別,這將為自動駕駛汽車、送貨機器人等在街道上安全行駛提供更大支撐。
2020 年正式開通的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可實時捕獲地面上幾米的位置變化,甚至其處理精度能夠達到毫米級。該系統(tǒng)已用于檢測中國各地山體滑坡易發(fā)地區(qū)地表的細微變化,并于當年預測到中國湖南省將遭遇數(shù)十年來最嚴重的山體滑坡,使村民得以提前撤離。中國科學院航天信息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衛(wèi)星定位精度仍然在米或分米的水平,對此,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此外,在疫情期間來自中國科技力量的遠程技術也在影像這全球科技產業(yè),尤其是在線教育產業(yè)的發(fā)展。中國香港在線輔導公司 Snapask,以及作業(yè)幫等來自中國的主要研究者為全球用戶提供了出色的解決方案,讓人們打破地域和時空的隔閡,更便利、更精準、更高效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遠程技術進行實時交互。
七、1970年我國的科技成就?
1970年,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1970年4月24日,隨著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發(fā)出轟鳴,東方紅飛向廣袤無垠的太空。中國從此成為繼蘇聯(lián)、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fā)射國產衛(wèi)星的國家,叩開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門。
八、2020我國有哪些科技成就?
2020我國有以下科技成就
1.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采回的樣品移交中國科學院,開啟月球樣品與科學數(shù)據(jù)的應用和研究。
2.我國北斗系統(tǒng)第五十五顆導航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3.我國“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實現(xiàn)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同一海溝成功坐底,創(chuàng)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4.我國率先實現(xiàn)水平井鉆采深??扇急?chuàng)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世界紀錄。
5.我國科學家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成功將其轉移至小麥品種中。該基因在小麥抗病育種中具有穩(wěn)定的赤霉病抗性。
6.我國研究人員構建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xiàn)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7.我國科學家研究獲得全球第一條高精度古生代3億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樣性變化曲線。
8.我國最高參數(shù)“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
9.我國科學家發(fā)表關于高維凱勒里奇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攻克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等幾何分析領域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10.我國研究人員將智能超算與物理模型相結合,通過高性能計算和機器學習,將分子動力學極限提升數(shù)個量級,達到上億原子的體系規(guī)模。
九、我國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我國實施了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
(3)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yōu)越性;
(4)科技工作者發(fā)揚了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
(5)我國經(jīng)濟實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6)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了改革開放;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國際間的攜手合作等。
十、21年我國的科技成就?
1、神舟五號升空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fā)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lián)(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2、神舟六號升空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吧裰哿枴迸c“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fā)射。
神舟六號飛船是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zhí)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
3、“嫦娥三號”,成功登陸月球
嫦娥三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個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嫦娥三號探測器由月球軟著陸探測器(簡稱著陸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簡稱巡視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英文:Yutu,或Jade Rabbit)組成。
嫦娥三號探測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著陸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著陸器巡視器分離,并陸續(xù)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取得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國官方宣布嫦娥三號任務獲得成功。2016年8月4日,嫦娥三號正式退役。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chuàng)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其拍攝的月面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
據(jù)悉,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學信息,照片和數(shù)據(jù)向全球免費開放共享。
4、神舟七號升空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器,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yè)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載人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fā)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yè),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xié)助,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飛船于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于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5、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天河二號”是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制的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以峰值計算速度每秒5.49億億次、持續(xù)計算速度每秒3.39億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的優(yōu)異性能位居榜首,成為2013年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
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中國“天河二號”以比第二名美國“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連續(xù)第四次獲得冠軍。
2015年5月,“天河二號”上成功進行了3萬億粒子數(shù)中微子和暗物質的宇宙學N體數(shù)值模擬,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后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
同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粒子數(shù)最多的N體數(shù)值模擬;11月16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在美國公布,“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連續(xù)第六度稱雄。
2016年6月20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布,使用中國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號”登上榜首。
2018年11月12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在美國達拉斯發(fā)布,中國超算“天河二號”位列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