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現(xiàn)代勤奮的名人有許多,下面例舉幾位:
著名鋼琴家朗朗。
數(shù)學家陳景潤。
生物學家童第周。
經濟學家、教育家王亞南。
當代保爾一一張海迪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懼艱難,
現(xiàn)代勤奮的名人有許多,下面例舉幾位:
著名鋼琴家朗朗。
數(shù)學家陳景潤。
生物學家童第周。
經濟學家、教育家王亞南。
當代保爾一一張海迪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懼艱難,勤奮好學,最終獲得成功的典范。下面就給大家說說張海迪的故事。
1955年的秋天,張海迪出生在山東濟南,5歲時被查出患有骨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yè)課程。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農村。但是她沒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身的青春。她給村里的孩子當過老師,自學醫(yī)學知識,義務為鄉(xiāng)親們針灸治病,這種無償服務的精神受到人們的熱情贊揚。
1985年起,張海迪用了5年時間完成了《輪椅上的夢》,記錄了身殘志堅、與命運抗爭的經歷過程。一部長達35萬字的《絕頂》更是給人一種真誠、激情、才華、智慧和勇氣,使人潸然淚下。
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chuàng)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張海迪用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為廣大青年做出表率,獲得了“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美譽,鄧小平親筆為其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謝謝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