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視情況而定,如果是戰(zhàn)斗機對戰(zhàn)斗機,那么目前而言雷達的探測距離是遠遠大于導彈射程的,哪怕是對于五代機而言都是如此。
當然了很多人肯定會說現(xiàn)在中距彈的射程都有100km了,這顯然
視情況而定,如果是戰(zhàn)斗機對戰(zhàn)斗機,那么目前而言雷達的探測距離是遠遠大于導彈射程的,哪怕是對于五代機而言都是如此。
當然了很多人肯定會說現(xiàn)在中距彈的射程都有100km了,這顯然就是外行了。
實際上,空空導彈的射程從來沒有一個定值,一般廠家標稱的最大射程都是攻擊方與被攻擊方處于高空,迎頭飛行,不做任何機動,且飛行速度較高,導彈發(fā)射時雙方的距離。
實際的使用中,目前AIM-120C7,R-77,PL-12這個級別的中距空空導彈的迎頭攻擊有效攻擊距離不會超過30km,超過30km發(fā)射的導彈基本是作為壓制彈使用,而尾追射程更小。畢竟雷達彈的基本原理就是雷達高頻掃描目標并發(fā)射,此時被攻擊方是會得知自己被攻擊的(具體請了解雷達告警器原理),也就必然會做出規(guī)避機動。而相比之下,目前較為先進的四代機對四代機的鎖定距離都接近100km,所以很多情況下還是可以逃脫的。舉個例子,美軍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的使用手冊中,明確說明了一點:雖然AIM-54的標稱最大射程高達160km,但是對于以6-7G過載持續(xù)機動,速度超過700km/h的目標的最大有效射程在28-54km之間(最小28即低對低,最大54即高對高,因為高空空氣更稀薄,導彈的速度損失更?。?/p>
說完超視距空戰(zhàn)再來說說近距離格斗。大離軸角格斗彈在近距離的殺傷效率還是很高的,但是也遠遠沒有強到能夠在5km內鎖定即摧毀。一般而言,一個態(tài)勢,實力對等的進近格斗會持續(xù)2-4分鐘,在格斗的初始階段是導彈殺傷率最高的時候(特別是雙環(huán)戰(zhàn))。而從總體來看,格斗彈相比于中距彈的命中率是高不少的,因為中距彈在實戰(zhàn)中很多時候被作為壓制彈使用。(相當于火力壓制,逼迫對方消耗能量來規(guī)避導彈,逼迫對方進入不利位置)
但是總的來說,鎖定即摧毀僅僅是開發(fā)商的宣傳用于罷了。
戰(zhàn)斗機被導彈鎖定,這里的導彈可能是防空導彈,也可能是空對空導彈。戰(zhàn)斗機被導彈鎖定后可以依靠以下幾個因素脫離鎖定。
一是飛機的速度。導彈追擊飛機,導彈要完成加速追趕的過程,導彈速度越快,飛機越難逃掉,被擊中的概率就大。飛機速度越足夠快,飛機會加速逃離,不會乖乖的等著挨揍。
二是飛機的高度,有時候天高任鳥飛,高度也給了飛機得天獨厚的保護,在高空,特別是超高空,空氣稀薄,導彈的控制效率變低,機動效率也很差,同樣,高度也消耗了導彈的有效射程,導彈基本有最大射高和最大射程,兩者不能兼顧。超低空飛行,地面雜波影響比較大,能使低空飛行的導彈攻擊錯誤的目標。低飛依靠地球曲率,地面雜波來隱蔽自己也是很有效的。低空飛行是每個飛行員的必修課的,對于戰(zhàn)斗轟炸機,轟炸機部隊更是如此。
三是飛機自帶的干擾功能。飛機還有紅外誘餌,電子設備干擾,釋放假目標也是很有可能的。另外,飛機也有電子戰(zhàn)吊艙,也是可以哄騙導彈的,當然導彈也有防欺騙功能,導彈的導引頭能區(qū)分戰(zhàn)斗機引擎和紅外誘餌等不同波段的信號,防止被騙,還有導彈的近炸引信等。
四是靠飛行員的操作技巧。飛機在速度、高度還有欺騙等手段都用上了還沒擺脫導彈追擊的的時候,就靠飛行員使用各種操作,用高機動性來躲避導彈的追擊,飛機依靠高速運行中的機動來擺脫導彈的攻擊,如果飛機大過載機動,就有可能使得雷達脫鎖。
因此被導彈鎖定了的飛機還是有可能逃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