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美國東部時間6月5日上午,美國“龍”飛船預計將抵達國際空間站。飛船上攜帶了一個由中國獨立設計、研發(fā)和制造的空間環(huán)境基因實驗裝置。熟悉中美太空合作情況的人士都知道,這次
美國東部時間6月5日上午,美國“龍”飛船預計將抵達國際空間站。飛船上攜帶了一個由中國獨立設計、研發(fā)和制造的空間環(huán)境基因實驗裝置。熟悉中美太空合作情況的人士都知道,這次合作來之不易。這種由“中國高校+美國企業(yè)”的組合,以其特殊的合作模式,成功繞開了阻礙中美太空合作的政策壁壘,因而被不少媒體稱為“破冰之旅”。
事件經過:
美國東部時間6月3日下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利用“獵鷹9”火箭,向國際空間站發(fā)射“龍”飛船。飛船搭載了一個由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鄧玉林領導的團隊研制的實驗裝置。
依照計劃,實驗裝置會被帶入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實驗艙,由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環(huán)境中進行兩次對比實驗,研究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huán)境對抗體編碼基因的突變影響,所獲數據將傳回地面供鄧玉林團隊分析。
從廣泛意義上看,這不是空間站的第一個中國實驗。但自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沃爾夫條款”后,中美官方航天合作被徹底凍結,兩國民間航天科學合作項目也受影響。
近年來,由于中國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美國航天界與中國開展合作的意向日益強烈,繞開政策壁壘實現合作成為雙方的必然選擇。
“沃爾夫條款”并不拒絕商業(yè)合作。2014年,中方高校向美國負責商業(yè)化運營國際空間站科學研究平臺的納諾拉克斯公司提出了合作意向。
歷經多次推遲,克服諸多困難和障礙,這一項目最終于2015年通過美國國會、國際空間站合作方等各項審查,獲得美國航天局批準,從而得以簽署合作協議。
業(yè)內人士認為,商業(yè)模式的中美航天合作,未來可為更多中國科學項目利用國際空間站開展實驗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