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950年法國率先提出針對德國的“普列文計劃”,該計劃明確要求“聯邦德國不得建立國防軍和總參謀部。1954年,北約在倫敦召開會議,簽訂了《巴黎協定》,同意德國可以在有條件的限制
1950年法國率先提出針對德國的“普列文計劃”,該計劃明確要求“聯邦德國不得建立國防軍和總參謀部。1954年,北約在倫敦召開會議,簽訂了《巴黎協定》,同意德國可以在有條件的限制下建立適當的國防體系。這個條件就是德國要放棄核武器、生物武器等強殺傷性武器,限制軍艦、戰(zhàn)略導彈和轟炸機的數量。
1955年,聯邦德國加入北約組織,1960年,德國開展重整國家軍備和國防的計劃,同時借助于英美等國的發(fā)展,來幫助自己建立新的國防體系。1963年,聯邦德國同法國簽訂了《德法友好合作條約》,實現了兩國的和解,從而開創(chuàng)了法德合作的新時期。1986年在法國的支持下,西歐聯盟決定接觸德國武器的禁令,這也就標志著聯邦德國在軍備和國防的建設上自由度又有了新的提高。
1990年,東德決定并入聯邦德國,德國實現的統(tǒng)一,1994年,美、英、俄等國的占領軍正式從德國撤離,標志著聯邦德國已經從一個過去的有限主權國家成為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此后,為了適應歐洲新的安全形勢,德國多次改善國家的國防建設,主張加強歐洲防務聯合。1993年在德國和法國的推動下,歐共體簽署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從而形成了歐盟聯合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另外,德國軍備上也有所調整。德國除了在東部地區(qū)保留1個軍的德國部隊以外,其余的部隊全部改組成多國聯合軍團。同時,德國也想辦法出兵海外,1995年6月30日,德國聯邦議會決定派遣軍隊和“旋風”戰(zhàn)斗機去波黑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這是二戰(zhàn)后,聯邦德國在國外的首次軍事行動。
可以說,德國在二戰(zhàn)后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德國憑借各種條件使軍備實力發(fā)展十分迅速,在20世紀90年代,德軍已逐步發(fā)展成為北約防御組織的中堅力量之一。